仲夏六月,生机盎然。来自中国铁路各局集团公司的40余名企业文化战线代表来到古城西安,齐聚陕西铁路,参加“铁路老物件精品说”巡回展演——走进三秦铁路和铁路企业文化建设现场观摩活动。
陕西铁路历经118年发展变迁,百年岁月积淀了丰富的文化资源和精神财富。近年来,在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党组,陕西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相关文物部门的关心支持下,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大力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全面加强铁路文物保护管理,建成以陕西铁路陈列馆为核心,巴山站区文化建设成果和陕北铁路展馆等为支撑的文博场馆矩阵,联合省市文保部门开展3次老物件征集,挖掘和保护了一批珍贵的铁路老物件,让铁路优秀民间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绽放夺目光彩。
“舞台上展示的这段1901年汉阳铁厂造铁轨,见证了中国近代工业发展的历史和中国铁路蹒跚起步的足迹,铁轨表面的斑斑锈迹仿佛在诉说着往昔的沧桑和今朝的不朽。”在“‘铁路老物件精品说’巡回展演——走进三秦铁路”的展演现场,中国铁道博物馆馆员孙旭捷正向现场观众和观看直播的网友们讲述着一节钢轨的前世今生。詹天佑修筑京张铁路使用过的比例尺,承载穿越时空、历久弥新的铁路精神;《6Y1、6Y2型电力机车及检修暂行规程集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移动变压器结构图》,记录电气化铁路从宝成铁路走向全国的发轫……一件件老物件经历岁月洗礼,在中国铁路走出国门、享誉世界的今天,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讲述”着中国铁路发展的不凡历程和动人故事,在中华优良历史传统文化的璀璨星河中熠熠生辉。
“让文物说话、把历史智慧告诉人们,激发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坚定全体人民振兴中华、实现中国梦的信心和决心。”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深入挖掘阐释铁路红色基因,开展“铁路老物件精品说”巡回展演,借助现代展示技术和艺术化展现方式,让铁路新老物件开口“说话”,带领观众穿越时空隧道,走进历史深处,共同追寻“铁路人”不懈奋斗的坚实足迹,感悟“铁路人”始终听党话、永远跟党走的红色基因,激励引导干部职员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埋头苦干、砥砺奋进,勇当服务和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火车头”。
对历史最好的继承,就是创造新的历史。巡回展演中,2022年入选“见证新时代——晒晒我们的新物件”主题活动的中欧班列标识,向观众展示铁路服务共建“一带一路”的精彩故事。新老物件同台亮相,守正创新一脉相承。现场观摩中,改扩建后的西安站彰显的古都影响力和文化魅力、西安动车段宣传思想文化实践基地、“延安号”红色教育列车、西铁教育培训基地现代化的实训设施、陕西铁路陈列馆全面详实的历史资料等,将新时代铁路红色基因、安全文化、服务文化、管理文化与公司制作经营深层次地融合,生动展示了当代铁路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成果,激励“铁路人”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陕西新篇章增添“铁动能”。
走进一站一景的观音山、青石崖、秦岭、巴山站区,宝成铁路文学馆、巴山站区文化建设成果展示陈列,一处处文博场馆、主题广场和一件件实物实景诉说着“宝成人”“让高山低头、叫河水让路”的豪情壮志,阐释着“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务实创新”的精神。一代代“巴山人”“宝成人”坚韧不拔,攻坚克难,抗天灾、战寒暑,始终守护着钢铁“大动脉”的安全畅通,推动着铁路的发展,是“铁路人”宝贵的精神财富。如今,一批批文集、影集、采风集的形成和文博场馆的建成,让企业文化建设有了坚实的家园。近年来,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始终聚焦打造西铁文化大家园目标,勇于探索,大胆实践,大力推进企业文化建设,认真做好铁路文物保护利用工作,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制定下发《集团公司“十四五”企业文化建设发展规划》,谋划十大重点文化项目,推动全局企业文化建设蓬勃发展。
“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这样的使命贯通历史、现在和未来。始终听党话、永远跟党走的红色基因贯穿“铁路人”的血脉,一定能在勇当服务和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火车头”的新征程上,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刘涛 张毅伟)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